外出游玩与野生鸟禽保持距离 当心鹦鹉热偷袭
鹦鹉热是外出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它主要通过鸟类,游玩野生鹦鹉比如鹦鹉、鸟禽鸽子、保持鸡鸭等传播给人类,距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当心其名源于最初在赏玩鹦鹉人群中发现病例。热偷暑期出游,外出泉州疾控提醒注意预防鹦鹉热,游玩野生鹦鹉与野生鸟禽类保持一定距离,鸟禽爱鸟人士也请注意,保持你的距离“朋友”可能让你患病。
一般人与人不会传播
发病后出现高热头痛
疾控专家介绍,当心该病原体最早从鹦鹉体内被发现,热偷故名鹦鹉热,外出主要在鸟类及家禽中传播,也称鸟疫,也可由染病动物传染给人。
鹦鹉热传染源主要是鸟类和家禽,比如鹦鹉、鸽子、鸡、鸭等。人类感染鹦鹉热主要通过空气、气溶胶和密切接触传播,可能是吸入了带有病原体的空气或气溶胶,也可能是接触了被污染的禽鸟排泄物,病原体通过皮肤、黏膜或者消化道进入人体。
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人感染鹦鹉热后,并不会立刻出现症状,潜伏期短则3天,长则45天,一般是5到14天。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类似流感的表现,通常为39℃以上高热、头痛、干咳、乏力、呼吸困难、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重症,病程延长甚至死亡。
不近距离接触野生鸟禽
被抓咬挠伤及时消毒
疾控专家提醒,要预防鹦鹉热,市民在外游玩时,尽量不近距离接触野生鸟禽类,与其保持一定距离。购买正规渠道、检疫健康的禽鸟,切勿购买来历不明或可疑发病的家禽和宠物鸟。
饲养鸟类宠物的人员要注意保持饲养笼器的干燥清洁,定时消毒。在接触饲养的禽类时,要注意卫生。在处理其排泄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规范戴口罩、戴手套,处理后及时洗手。若被抓咬挠伤,须及时消毒、清洁伤口,必要时前往医院就诊。
宠物如有可疑症状,及时寻求专业宠物医生帮助。若自身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且有鸟禽暴露史,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流行病学史。
(融媒体记者 许奕梅)
- ·全省首批“粤手礼”名单公布!长乐烧酒业产品“长乐玉液”入选
- ·1—5月福建省对中亚五国出口同比增长6.82%
- ·福建艺术类本科校考批、普通类本科提前批常规志愿今起填报
- ·最低450.1分!梅州第二批普通高中征集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公布
- ·广东好物在2025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上实力圈粉
- ·这三天,梅州“高温+雷雨”套餐续杯...
- ·最新消息!热带低压已生成
- ·14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第九届“创客广东·匠心梅州”创新创业大赛圆满收官
- ·禁止涉毒艺人复出未剥夺其劳动权
- ·共探汉剧艺术 传承文化精粹!梅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广东汉剧培训班开班
- ·14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第九届“创客广东·匠心梅州”创新创业大赛圆满收官
- ·跆拳道韩国公开赛中国收获七金,梅州运动员张楚玲登顶!
- ·“桦加沙”已加强为超强台风!未来两天,梅州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
- ·最低450.1分!梅州第二批普通高中征集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公布
- ·兴宁队以四战全胜夺冠!梅州市第十届运动会篮球女子乙组比赛圆满落幕
- ·2025年福建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