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必吃榜”看湛江美食硬实力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日前在南京揭晓。必吃榜其中,湛江湛江有7家餐厅榜上有名,美食入选数量高居粤西地区各城市第一位。硬实(据6月30日《湛江晚报》)
大众点评“必吃榜”榜单,必吃榜不仅是湛江美食爱好者的“觅食指南”,更以量化的美食方式,亮出了湛江美食的硬实硬核实力。

湛江美食的必吃榜“硬”,首先硬在得天独厚的湛江食材基底。作为南海之滨的美食“海鲜之都”,湛江海岸线绵长,硬实硇洲岛、必吃榜南三岛等天然渔场盛产对虾、湛江生蚝、美食石斑鱼等优质海产。湛江人深谙“食材即王道”,以白灼虾、清蒸石斑鱼这类“极简烹饪”,最大限度保留食材本味。如湛江白灼虾,只需将活虾在沸水中轻焯,虾肉弹牙清甜,连虾壳都透着海水的鲜咸,这正是湛江美食最质朴的底气。

其次,硬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坚守。此次上榜的餐厅中,不乏扎根湛江二三十年的老店。它们用一口灶、一道菜,传承着城市的味觉记忆。以湛江鸡为例,本地老店坚持选用雷州半岛散养的走地鸡,经沸水浸煮、冷水激缩等传统工序,让鸡肉皮滑肉嫩、骨香四溢。这种对传统技艺的执着,让湛江美食在工业化浪潮中守住了“老味道”的尊严。

湛江美食的硬实力,更体现在它撬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能。数据显示,湛江每年举办的“海鲜美食节”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等行业收入持续增长。一张美食名片,不仅能让游客为一口炭烧生蚝奔赴千里,更能让城市形象随着“舌尖上的口碑”远播四方。
但要让美食硬实力持续“在线”,湛江还需打好“组合拳”。既要通过设立非遗美食传承基地、开展烹饪技艺培训,为传统美食注入新生力量;也要鼓励创新,推动“预制菜+海鲜”“文旅+美食IP”等跨界融合,让湛江味道走向全国餐桌。同时,用好新媒体平台,让湛江美食故事乘着短视频、直播的东风,触达更多食客。
从“必吃榜”的7家餐厅,到湛江街头巷尾的万千美味,这座城市用实力证明:真正的美食名片,永远扎根于优质食材、匠心传承与创新活力的沃土。未来,湛江美食必将以更铿锵的姿态,成为撬动城市发展、传递文化魅力的闪亮招牌。
- ·注意绕行!G35济广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封闭施工
-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有学费补偿吗?人社部回应
- ·广州三元里旧村开拆,周边店铺清仓甩卖准备搬迁
- ·超燃!曾火爆全网的英歌小女孩又来了
- ·2025年秋冬茶树提单产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发布
- ·医我看丨@广东人,凉茶不是万能茶 看看你该喝吗?
- ·云浮新兴县一小区“蛇患严重”?物业公司回应:网上信息夸大
- ·全省首个!珠海打造“千亿级”智能消费终端产业园
- ·从“大”到“优”,看广东冬瓜种业如何“育见”未来
- ·深化“放管服”改革 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中国建设报》推介梅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经验做法
- ·开笔启智正品行!广州文德路小学连续22年举办新生“开笔礼”
-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偲:打造“广东海鲜”品牌,刻不容缓!
- ·2025年秋冬茶树提单产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发布
- ·斩获中东地区最大单笔电动工程机械订单 晋工新能源,发车!
- ·紧急提醒!你喝的“特效”凉茶,可能暗藏风险!
- ·银行落马副行长出狱后拍视频,作品被下架
- ·梅州市研学实践协会换届,张自灵出任会长
- ·南方日报头版关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经济总量攀升,年均增长15.9%
- ·南方日报头版关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经济总量攀升,年均增长15.9%
- ·我国自主研制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今日下水,装载效率世界领先
- ·市三防办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做好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
- ·华南农业大学薛红卫:岭南特色是广东现代农业的“根与魂”
- ·一种选择:“小而美”产业的长期主义实践|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 ·交通银行珠海分行以“守正创新”答好“提质增效”命题,服务“量体裁衣”发展“做优做强”
- ·梅州海关供港澳活猪远程检疫监装模式正式启动
- ·9701.21亿元!广东农业多项数据位居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