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地球”,被发现了!
科学家在类太阳恒星宜居带发现“超级地球”
浩瀚宇宙中,超级地球是被发现否只有地球这样一颗有生命的星球?抱着这样的疑问,人类从未停止过寻找地外生命的超级地球步伐。
最近,被发现科学家有了一项重要发现。超级地球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领衔的被发现中德联合研究团队,在一颗类似太阳的超级地球恒星周围,找到了一颗质量为地球的被发现十倍、可能有类地生命的超级地球“超级地球”。
这是被发现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TTV)反演技术在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发现这类行星,相关成果于6月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超级地球

利用TTV反演技术发现的“隐藏”在类太阳恒星宜居带内的行星开普勒-725c。(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供图)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超级地球论文第二作者顾盛宏介绍,被发现这颗新发现的超级地球行星围绕着一颗名为开普勒-725的恒星运行,该恒星距离太阳系约2472光年,比太阳“年轻”很多,只有16亿岁,表面活动更为剧烈。
“‘超级地球’在一个像太阳一样的恒星附近的宜居带里,也就是说它有可能存在类似于地球上的碳基生命。”顾盛宏介绍,“它离我们有将近1.6亿个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这么远。”
目前,科学家已发现5912颗太阳系外行星,但适合类地生命生存的行星数量少之又少。通常,科学家主要使用凌星法和视向速度法来发现系外行星,但是,对于像地球这样体积小、轨道远离宿主恒星的行星,由于观测精度不够,用这两种方法很难发现类似于地球的行星。
“起初,这颗行星并没有被发现,而是‘藏’了起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论文第一作者孙磊磊介绍。该研究团队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反演技术,通过观察开普勒-725行星系统中另一颗凌星行星穿过宿主恒星表面的时间对其公转轨道周期的微小偏离,成功地推断出这颗“超级地球”的存在。
顾盛宏还表示,已发现的宜居带行星是否真的具备类地生命存在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真的能够找到一颗类似地球的‘蓝色星球’。那时,将能够回答‘在浩瀚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这样一颗有生命的星球’这一千古难题。”顾盛宏说。
- ·2025年广东农村乡土专家认定火热进行中!
- ·全国击剑冠军赛总决赛 福建队夺花剑团体双冠
- ·美联储会议纪要:同意维持利率不变,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仍然较高
- ·珠海外卖快递小哥化身“流动网格员”,成为基层治理“好帮手”
- ·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城市规划专家咨询会召开:开门问策助力梅州城市高质量发展
- ·一站式办理!广州“商转公贷款”新政落地迎首位申请者
- ·全球前20大货运机场排名出炉,大湾区三大机场上榜
- ·产销两旺!2025年增城荔枝销售额约21.52亿元!
- ·梅州海关供港澳活猪远程检疫监装模式正式启动
- ·精彩“暑”不尽!梅州举办多彩暑期文明实践活动点亮孩子的夏日时光
- ·广东“艺术晚课堂”秋季班9月开课
- ·取消电视剧40集上限、开放境外题材本土化改编……“广电21条”激发创作活力
- ·绿色食品,提振消费!广东新会陈皮 、客家盐焗鸡助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 ·成都公积金中心一行到梅州考察调研
- ·@求职者 跨境电商等4个行业招聘专场上线
- ·医我看|被蚂蚁咬伤后,症状“迟到”?珠海医生详解正确处理方法
